Die Erfindung des boshanlu
|
||||||
Anhang 3: Liste der 51 Fundstellen für xianglu 香鑪 in den 25 Dynastiegeschichten |
||||||
【 詞 彙 】【 出 處 】【 路 徑 】【數量】
1. 香鑪 新校本後漢書 1411頁
/4.2.34.4.8.2 1
2. 香鑪 新校本晉書 854頁
/6.2.18.2.1.6.6 1
3. 香鑪 新校本宋書 924頁
/7.2.21.2.8.1 1
4. 香鑪 新校本宋書 2344頁
/7.3.55.2.37 1
5. 香鑪 新校本南齊書 965頁
/8.3.36.2.15.3 1
6. 香鑪 新校本南齊書 985頁
/8.3.38.2.7 1
7. 香鑪 新校本梁書 790頁
/9.2.48.2.1.3.10 1
8. 香鑪 新校本陳書 326頁
/10.2.20.2.4 1
9. 香鑪 新校本南史 234頁
/14.1.8.3.1 1
10. 香鑪 新校本南史 901頁
/14.2.24.4.6.3 1
11. 香鑪 新校本南史 1828頁
/14.2.63.2.40.3 1
12. 香鑪 新校本南史 1897頁
/14.2.66.2.7.1.2 1
13. 香鑪 新校本南史 1953頁
/14.2.68.2.1.3.9 1
14. 香鑪 新校本北史 2944頁
/15.2.77.2.23.8 1
15. 香鑪 新校本隋書 1835頁
/16.3.47.2.4.1 1
16. 香鑪 新校本舊唐書 4345頁
/17.3.116.3.10 1
17. 香鑪 新校本宋史 2669頁
/21.2.64.2.5.4 1
18. 香鑪 新校本宋史 3480頁
/21.2.102.2.2.3 1
19. 香鑪 新校本宋史 3486頁
/21.2.102.2.4.2 1
20. 香鑪 新校本宋史 3486頁
/21.2.102.2.4.3 1
21. 香鑪 新校本宋史 3488頁
/21.2.102.2.6 1
22. 香鑪 新校本宋史 14080頁
/21.4.248.2.1.13 1
23. 香鑪 新校本金史 971頁
/23.2.24.2.2.12 1
24. 香鑪 新校本金史 972頁
/23.2.24.2.3.1 1
25. 香鑪 新校本金史 972頁
/23.2.24.2.3.4 1
26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5268頁
/25.4.87.7.3 1
27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5274頁
/25.4.87.11 1
28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7993頁
/25.4.198.8.6 1
29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8193頁
/25.4.204.11.3 2
30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8194頁
/25.4.204.11.4 1
31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8194頁 /25.4.204.11.5 1
32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8194頁
/25.4.204.11.6 1
33. 香鑪 新校本明史 8260頁
/25.4.207.2.13 1
34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2029頁
/26.2.35.2.9 1
35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2084頁
/26.2.37.2.13 1
36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2356頁
/26.2.50.2.4 1
37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2363頁
/26.2.50.2.10 1
38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2971頁
/26.2.75.3.23 1
39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3084頁
/26.2.80.3.1 3
40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3089頁
/26.2.80.3.6 1
41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3089頁
/26.2.80.4.1 2
42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3090頁
/26.2.80.5.1 2
43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3090頁
/26.2.80.5.2 1
44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3091頁
/26.2.80.5.3 2
45. 香鑪 新校本清史稿 11248頁 /26.4.136.8.4 1 |
||||||
/新校本後漢書/列傳/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/鍾離意 路徑: /4.2.34.4.8.2 指令:
[一] 音思漬反,謂俎几也.方言云:「蜀、漢之郊曰.」 [二] 蔡質漢官儀曰「尚書郎入直臺中,官供新青縑白綾被,或錦被,晝夜更宿,帷帳畫 ,通中枕,臥旃蓐,冬夏隨時改易.太官供食,五日一美食,下天子一等.尚書郎 伯使一人,女侍史二人,皆選端正者.伯使從至止車門還,女侍吏絜被服,執香鑪 燒燻,從入臺中,給使護衣服」也.
【一四一一頁】
/新校本晉書/志/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/五行中/言不從/白眚白祥 路徑: /6.2.18.2.1.6.6 指令:
武帝太康十年,洛陽宮西宜秋里石生地中,始高三尺,如香鑪形,後如傴人,槃薄不 可掘.案劉向說,此白眚也.明年宮車晏駕,王室始騷,卒以亂亡.京房易傳曰:「石立 如人,庶士為天下雄.」此近之矣.
【八五四頁】
/新校本宋書/志/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/五行二/白眚白祥 路徑: /7.2.21.2.8.1 指令:
白眚白祥 晉武帝太康十年,洛陽宮西宜秋里石生地中,始高三尺,如香鑪形,後如傴人,盤薄 不可掘.案劉向說,此白眚也.明年,宮車晏駕,王室始騷,卒以亂亡.京房易傳曰:「 石立如人,庶人為天下雄.」此近之矣.
【九二四頁】
/新校本宋書/列傳/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/索虜 路徑: /7.3.55.2.37 指令:
燾遣從弟永昌王庫仁真步騎萬餘,[四四]將所略六郡口,北屯汝陽.時世祖鎮彭城, 太祖遣隊主吳香鑪乘驛敕世祖,遣千騎,齎三日糧襲之.世祖發百里內馬,得千五百匹. 議舉別駕劉延孫為元帥,延孫辭不肯行,舉參軍劉泰之自代.[四五]世祖以問司馬王玄 謨、長史張暢,暢等並贊成之.乃分為五軍,以泰之為元帥,與安北騎兵行參軍垣謙之、 田曹行參軍臧肇之、集曹行參軍尹定、武陵國左常侍杜幼文五人,各領其一.謙之領泰之 軍副殿中將軍程天祚督戰,[四六]至譙城,更簡閱人馬,得精騎千一百匹,直向汝陽.虜 不意奇兵從北來,大營在汝陽北,去城三里許.泰之等至,虜都不覺,馳入襲之,殺三千 餘人,燒其輜重.營內有數區屋,屋中皆有帳,器仗甚精,食具皆是金銀,帳內諸大主 帥,悉殺之.諸亡口悉得東走,大呼云:「官軍痛與手.」虜一時奔散,因追之,行已 經日,人馬疲倦,引還汝南.城內有虜一幢,馬步可五百,登城望知泰之無後繼,又有別 帥鉅鹿公餘嵩自虎牢至,因引出擊泰之,泰之軍未食,旦戰已疲勞,結陣未及定,垣謙之 先退,因是驚亂,棄仗奔走,行迷道趨水,水深岸高,人馬悉走水爭渡,泰之獨不去, 曰:「喪敗如此,何面復還.」下馬坐地,為虜所殺.肇之溺水死,天祚為虜所執,謙之 、定、幼文及將士免者九百餘人,馬至者四百匹.世祖降安北之號為鎮軍將軍,玄謨、延 孫免官,暢免所領沛郡,謙之伏誅,定、幼文付尚方.
【二三四四至二三四五頁】
/新校本南齊書/列傳/卷五十五 列傳第三十六/孝義/江泌 路徑: /8.3.36.2.15.3 指令:
世祖以為南康王子琳侍讀.建武中,明帝害諸王後,泌憂念子琳,詣誌公道人問其禍 福.誌公覆香鑪灰示之,曰:「都盡.無所餘.」及子琳被害,泌往哭之,淚盡,繼之以 血.親視殯葬,乃去.時廣漢王侍讀嚴桓之亦哭王盡哀.
【九六五頁】
/新校本南齊書/列傳/卷五十七 列傳第三十八/魏虜 路徑: /8.3.38.2.7 指令:
其車服,有大小輦,皆五層,下施四輪,三二百人牽之,四施索,備傾倒.軺車建 龍旂,尚黑.妃后則施雜綵幰,無幢絡.太后出,則婦女著鎧騎馬近輦左右.虜主及后妃 常行,乘銀鏤羊車,不施帷幔,皆偏坐垂轅中;在殿上,亦跂據.正殿施流蘇帳,金博 山,龍鳳朱漆畫屏風,織成幌.坐施氍毹褥.前施金香鑪,琉璃,金,盛雜食器.設 客長盤一尺,御饌圓盤廣一丈.為四輪車,元會日,六七十人牽上殿.蜡日逐除,歲盡, 城門磔雄雞,葦索桃梗,如漢儀.
【九八五至九八六頁】
/新校本梁書/列傳/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八/諸夷/海南諸國/扶南國 路徑: /9.2.48.2.1.3.10 指令:
今其國人皆醜黑,拳髮.所居不穿井,數十家共一池引汲之.俗事天神,天神以銅為 像,二面者四手,四面者八手,手各有所持,或小兒,或鳥獸,或日月.其王出入乘象, 嬪侍亦然.王坐則偏踞翹膝,垂左膝至地,以白疊敷前,設金盆香鑪於其上.國俗,居喪 則剃除鬚髮.死者有四葬:水葬則投之江流,火葬則焚為灰燼,土葬則瘞埋之,鳥葬則棄 之中野.人性貪吝,無禮義,男女恣其奔隨.
【七九0頁】
/新校本陳書/列傳/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/徐陵 路徑: /10.2.20.2.4 指令: (續)
及侯景寇京師,陵父摛先在圍城之內,陵不奉家信,便蔬食布衣,若居憂恤.會齊受 魏禪,梁元帝承制於江陵,復通使於齊.陵累求復命,終拘留不遣,陵乃致書於僕射楊遵 彥曰: 夫一言所感,凝暉照於魯陽,一志冥通,飛泉涌於疏勒,況復元首康哉,股肱良 哉,國相聞,風教相期者也?天道窮剝,鍾亂本朝,情計馳惶,公私哽懼,而骸骨 之請徒淹歲寒,顛沛之祈空盈卷軸,是所不圖也,非所仰望也. 執事不聞之乎!昔分鼇命之世,觀河拜洛之年,則有日烏流災,[三]風禽騁暴 ,天傾西北,地東南,盛旱坼三川,長波含五嶽.我大梁應金圖而有亢,纂玉鏡而 猶屯.何則?聖人不能為時,斯固窮通之恆理也.至如荊州刺史湘東王,機神之本, 無寄名言,陶鑄之餘,猶為堯、舜,雖復六代之舞,陳於總章,九州之歌,登於司樂 ,虞夔拊石,晉曠調鍾,未足頌此英聲,無以宣其盛德者也.若使郊禋楚翼,寧非祀 夏之君,戡定艱難,便是匡周之霸,豈徒豳王徙雍,月為都,姚帝遷河,周年成邑 .方今越常藐藐,[四]馴雉北飛,肅茫茫,風牛南偃,吾君之子,含識知歸,而答 旨云何所投身,斯其未喻一也. 又晉熙等郡,皆入貴朝,去我尋陽,經塗何幾.至於鐺鐺曉漏,的的宵烽,隔 浦而相聞,臨高臺而可望.泉流寶,[五]遙憶湓城,號香鑪,依然廬嶽.日者鄱 陽嗣王治兵匯派,屯戍淪波,朝夕牋書,春秋方物,吾無從以躡屩,彼何路而齊鑣. 豈其然乎?斯不然矣.又近者邵陵王通和此國,郢中上客,雲聚魏都,鄴下名卿,風
【三二六至三二七頁】
/新校本南史/本紀/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/元帝 路徑: /14.1.8.3.1 指令:
世祖孝元皇帝諱繹,字世誠,小字七符,武帝第七子也.初,武帝夢眇目僧執香鑪, 稱託生王宮.既而帝母在采女次侍,始褰戶幔,有風回裾,武帝意感幸之.采女夢月墮懷 中,遂孕.天監七年八月丁巳生帝,舉室中非常香,有紫胞之異.武帝奇之,因賜采女姓 阮,進為修容.十三年,封湘東王.太清元年,累遷為鎮西將軍、都督、荊州刺史.
【二三四頁】
/新校本南史/列傳/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/周朗/弘讓弟弘直 路徑: /14.2.24.4.6.3 指令:
弘直方雅敦厚,氣調高於次昆.或問三周孰賢,人曰「若蜂腰矣」.太建七年卒.遺 疏:「氣絕之後,便買市中見材小形者.斂以時服,古人通制,但下見先人,必須備禮, 可著單衣裙衫故履.既應侍養,宜備紛帨,或逢善友,又須香煙,棺內唯安白布手巾粗香 鑪而已,此外無所用.」卒於家,年七十六.有集二十卷.
【九0一頁】
/新校本南史/列傳/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/孝義上/江泌 路徑: /14.2.63.2.40.3 指令:
建武中,明帝害諸王,後泌憂念子琳,訪誌公道人,問其禍福.誌公覆香鑪灰示之曰 :「都盡無餘.」及子琳被害,泌往哭之,淚盡續以血,親視殯葬畢乃去.泌尋卒.族人 兗州中從事泌,黃門郎悆子也,與泌同名,世謂泌為「孝泌」以別之.
【一八二八頁】
/新校本南史/列傳/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六/隱逸下/陶弘景/陶弘景 路徑: /14.2.66.2.7.1.2 指令:
初,弘景母郝氏夢兩天人手執香鑪來至其所,已而有娠.以宋孝建三年景申歲夏至日 生.幼有異操,年四五歲,恒以荻為筆,畫灰中學書.至十歲,得葛洪神仙傳,晝夜研尋 ,便有養生之志.謂人曰:「仰青雲,白日,不覺為遠矣.」父為妾所害,弘景終身不 娶.及長,身長七尺七寸,神儀明秀,朗目眉,細形長額聳耳,耳孔各有十餘毛出外二 寸許,右膝有數十黑子作七星文.讀書萬餘卷,一事不知,以為深恥.善琴,工草隸. 未弱冠,齊高帝作相,引為諸王侍讀,除奉朝請.雖在朱門,閉影不交外物,唯以披閱為 務.朝儀故事,多所取焉.
【一八九七頁】
/新校本南史/列傳/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/夷貊上/海南諸國/扶南國 路徑: /14.2.68.2.1.3.9 指令:
其國人皆醜黑拳髮,所居不穿井,數十家共一池引汲之.俗事天神,天神以銅為像, 二面者四手,四面者八手,手各有所持.或小兒,或鳥獸,或日月.其王出入乘象,嬪侍 亦然.王坐則偏踞翹膝,垂左膝至地,以白疊敷前,設金盆香鑪於其上.國俗,居喪則剃 除鬚髮.死者有四葬:水葬則投之江流,火葬則焚為灰燼,土葬則瘞埋之,鳥葬則棄之中 野.人性貪吝無禮義,男女恣其奔隨.
【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頁】
/新校本北史/列傳/卷八十九 列傳第七十七/藝術上/陸法和 路徑: /15.2.77.2.23.8 指令:
天保六年春,清河王岳進軍臨江,法和舉州入齊.文宣以法和為大都督、十州諸軍事 、太尉公、西南道大行臺,大都督、五州諸軍事、荊州刺史、[二七]安湘郡公宋為郢州 刺史,官爵如故.弟簉為散騎常侍、儀同三司、湘州刺史、義興縣公.梁將侯瑱來逼江 夏,齊軍棄城而退,法和與宋兄弟入朝.文宣聞其有奇術,虛心想見之,備三公鹵簿, 於城南十二里供帳以待之.法和遙見鄴城,下馬禹步.辛術謂曰:「公既萬里歸誠,主上 虛心相待,何作此術?」法和手持香鑪,步從路車至於館.明日引見,給通幰油絡網車, 仗身百人.詣闕通名,不稱官爵,不稱臣,但云荊山居士.文宣宴法和及其徒屬於昭陽殿 ,賜法和錢百萬、物萬段、甲第一區、田一百頃、奴婢二百人,生資什物稱是;宋千段 ;其餘儀同、刺史以下各有差.法和所得奴婢,盡免之,曰:「各隨緣去.」錢帛散施, 一日便盡.以官所賜宅營佛寺,自居一房,與凡人無異.三年間再為太尉,世猶謂之居士 .無疾而告弟子死期,至時,燒香禮佛,坐繩而終.浴訖將殮,屍小縮止三尺許.文宣 令開棺而視之,空棺而已.
【二九四四至二九四五頁】
/新校本隋書/列傳/卷八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/南蠻/真臘 路徑: /16.3.47.2.4.1 指令:
真臘
真臘國,在林邑西南,本扶南之屬國也.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,而南接車渠國,西有 朱江國.其王姓剎利氏,名質多斯那.自其祖漸已強盛,至質多斯那,遂兼扶南而有之. 死,子伊奢那先代立.居伊奢那城,郭下二萬餘家.城中有一大堂,是王聽政之所.總大 城三十,城有數千家,各有部帥,官名與林邑同.其王三日一聽朝,坐五香七寶,上施 寶帳.其帳以文木為竿,象牙、金鈿為壁,狀如小屋,懸金光焰,有同於赤土.前有金香 鑪,二人侍側.王朝霞古貝,瞞絡腰腹,下垂至脛,頭戴金寶花冠,被真珠瓔珞,足履 革屣,耳懸金璫.常服白疊,以象牙為屩.若露髮,則不加瓔珞.臣人服製,大抵相類. 有五大臣,一曰孤落支,二曰高相憑,三曰婆何多陵,[二]四曰舍摩陵,五曰髯多婁,及 諸小臣.朝於王者,輒以階下三稽首.王喚上階,則跪,以兩手抱膊,遶王環坐.議政事 訖,跪伏而去.階庭門閣,侍有千餘人,被甲持仗.其國與參半、朱江二國和親,數與 林邑、陀桓二國戰爭.其人行止皆持甲仗,若有征伐,因而用之.其俗非王正妻子,不得 為嗣.王初立之日,所有兄弟並刑殘之,或去一指,或劓其鼻,別處供給,不得仕進.
【一八三五至一八三六頁】
/新校本舊唐書/列傳/卷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/白居易 路徑: /17.3.116.3.10 指令:
居易儒學之外,尤通釋典,常以忘懷處順為事,都不以遷謫介意.在湓城,立隱舍於 廬山遺愛寺 嘗與人書言之曰:「予去年秋始遊廬山,到東西二林間香鑪下,見雲木泉 石,勝絕第一.愛不能捨,因立草堂.前有喬松十數株,修竹千餘竿,青蘿為牆援,白石 為橋道,流水周於舍下,飛泉落於簷間,紅榴白蓮,羅生池砌.」居易與湊、滿、朗、晦 四禪師,追永、遠、宗、雷之,為人外之交.每相攜遊詠,躋危登險,極林泉之幽邃. 至於翛然順適之際,幾欲忘其形骸.或經時不歸,或踰月而返,郡守以朝貴遇之,不之責 .
【四三四五頁】
路徑: /21.2.64.2.5.4 指令:
親王、節度、使相官告,並載以綵輿迎歸第.親王輿中,設銀師子香合,輦官十二人 ,並頭、緋繡寬衣;旌節各二,馬四,犦官十六人,執旌節攏馬對引,由乾元門西偏 門出至門外;馬技騎士五十人,槍牌步兵六十人,教坊樂工六十五人,及百戲、蹴鞠、鬥 雞、角觝次第迎引,左右軍巡使具軍容前導至本宮.使相輿中用銀香鑪,輦官十二人,金
{帽、錦絡縫紫絁寬衣;旌節各一,馬二,犦官八人,馬技騎士二十人,槍牌步兵二十 四人,軍巡使不前導,餘如親王制.有故則罷.
【二六六九頁】
/新校本宋史/志/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二/輿服一/五輅 102.2.2.3 親王、節度、使相官告,並載以綵輿迎歸第.親王輿中,設銀師子香合,輦官十二人 政和三年,議禮局更上皇帝車輅之制,詔頒行.玉輅,箱上平盤、黃屋以下皆如舊. 頂輪三層,內一層素,輪頂上施金塗銀山花葉及翟羽,青絲繡雲龍絡帶二,周綴雜色帶 八、銅佩八、銀穗毬二.平盤上布紅羅繡雲龍褥,曲几、扶几,上下設銀螭首二十四.四 角勾闌設圓鑑一十六,青羅繡寶相花帶,火珠二十八.香匱設香鑪,紅羅繡寶相花帶香囊 ,香寶,銀結綬二,紅羅繡雲龍結綬一,紅錦幟龍鳳門簾一.青畫輪轅,銀轂乘葉.軾匱 、橫轅、前轅並飾以金塗銀螭首,橫轅上施銀立鳳一十二.左建太常,十有二旒;右載闟 戟,繡黻文.杠一,以青繡,杠首飾以銀螭首.金塗銅鈸,青犛牛尾拂,青繒裹索.駕 青馬六,馬有銅面,插鵰羽,鞶纓,攀胸鈴拂,青線織屜,紅錦包尾.又踏路馬二,在輅 前,飾同駕馬.凡大祭祀乘之.
【三四八0頁】 |
||||||
|
||||||